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汪坤:修炼内功 进入更多细分市场

2019-11-29 13:29:02作者:来源:

  11月22日,第十七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车展以 “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展示前沿汽车科技,创造美好汽车生活。车展期间,新浪汽车联合30秒懂车、跟我视驾、第一电动、车壹条对近50家车企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对行业走势、品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沟通与交流。

汪坤:修炼内功 进入更多细分市场

  以下为长安新能源产品总监汪坤采访实录

  长安新能源产品总监 汪坤

  本次车展我们的新产品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汪坤:本次广州车展,我们带来了两款全新产品,第一款E-Pro(小型SUV),将在我们的12月上旬正式上市,这次是亮相。第二款产品是E-Rock,紧凑型SUV产品,会在明年初跟大家见面,这次是首次亮相。这是我们带来的两款产品。

  目前市面上长安新能源的主打产品是逸动EV460,主要还是to B端。这次我们的产品主要是给用户提供更智能、放心的产品。所以它肩负着长安新能源对个人用户细分市场的使命,以及产品的占位提升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受补贴退坡的影响,国内新能源的市场销量已经连续四个月下滑了。对于这种情况,长安新能源将来有没有应对政策或者政策方向调整?

  这种情况,作为厂家来说,我们希望补贴赶紧退掉,回归正常的市场环境,这样会为技术路线规划,以及技术产品的迭代,以及产业链的调整提前加速做好调整,然后应对真正的比较良性的回归理性的市场竞争环境,所以我觉得基于当下的市场,长安新能源做好了几个准备,我们马上会推出一系列产品,覆盖四个细分市场。后续根据整个政策的调整,包括技术的堆积,会推出更具代表性的全新产品。

  汽车的研发周期比较长,新能源研发周期多少年呢?长安新能源在技术层面的优势到底有多少?

  汪坤:长安新能源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视技术领域的积累和创新。

  1、自动驾驶的技术储备,对于整个自动驾驶L4级技术储备,我们从技术层面应该是打通了,现在主要是受国家的法规政策、交通环境影响,暂时没有办法进行正式的商品化,我们正在做示范运营。

  2、长安新能源目前对于整个集成控制系统有了更深的研究,包括发布长安智慧芯,这是超级集成控制芯片,把一系列的控制器集成在一个控制芯片上,这样会降低成本,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健性,同时能够更快速地反应,能够更好地响应后续全新平台产品的规划,实现整个局域网控制的策略。

  目前长安新能源的整体规划是怎样呢,在研发技术和产品规划上的考虑是怎样的?

  汪坤:在整个大集团的统筹下,要全盘考虑。长安新能源科技公司要负责整个集团的新能源规划,从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在基于已有的改变平台产品,根据整个公司的产品规划做迭代推出。我们现在已经在做三个全新平台的产品规划,平台搭建已经搭建完了,正在做验证。后续我们会根据全新平台的产品规划,在这个平台上陆续推出一些产品。

  思媛:你认为新能源市场什么时候止跌回升呢?明年预期会达到什么样的规模?

  汪坤:整体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可能明年先高后低,最后再高一下。我们的判断应该在今年的基础上,在保持的情况下可能有点微增,初步判断明年的情况是持平微涨的情况。

  预判新能源市场将在2022年、2023年左右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发展契机。

  从人群看:全社会收入结构不断变化,未来五年,家庭收入将不断提高,低收入人群减少,综合全社会收入结构和购车意愿,推算未来用户社会阶层结构将继续保持向中上层迁移的趋势。而且,新能源政策影响因素在弱化,限购城市客户在购买时受政策影响的因素在降低,因产品品质提升的影响,非限购城市用户越来越接受新能源汽车,且因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而选择新能源汽车代步的用户占比达26.5%。

  从市场看:在法规、政策、技术、市场等多种力量叠加下,新能源汽车将加速发展;续航、充电等用户痛点逐渐弱化,电动车用户体验优势明显,市场具备了规模发展的条件。加上体验式营销的出现,出行服务让用户低成本、高回报体验新能源产品,先体验后购买、挂靠增值、置换回收增值,潜客范围几何增长,经销商与用户的接触点也更密集。

  从竞品看:传统汽车品牌还是以线下专网为主(比亚迪和北汽已经在向电动化转型),新造车势力以新零售为驱动,打造线上集客,线下体验、交付相融合的新渠道形态;更注重流量和曝光度,多数聚焦一线、新一线城市商业中心,满足其品牌需求;售后服务站点分布在城市外围汽车商圈,降低运营成本。

  综上可以新能源市场有三大机会点:一是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二是客户的分类已经明确,零售和网约、出租等出行市场已经成为风口;三是新旧造车势力,基于自身优势不同,在渠道布局、商业模式上各有侧重的野蛮生长。

  透露一下长安新能源明年的销售目标是多少吗?

  汪坤:按照后续的产品规划,四款主打产品,计划销售量在6-7万的样子,大概是这么的范围。

  卿钦:新能源相对比较独立,在集团的支持上,包括股比上的计划会是怎样的情况?

  汪坤:总体来说,这次整改还比较顺利。通过整改,长安新能源跟股份公司,我们的母公司,也是我们的大股东。长安新能源每年按照股份5%的投入,这是固定的。我们现在决定要把每年收入10%作为研发投入,这个阶段是产品准备期和平台储备期,所以投入的研发费用会占比更高。一般合资企业只是5%-7%中间。

  卿钦:因为是新能源车型大家很关注的一点就是安全,包括电池、座舱。咱们长安的安全方面的特点是怎样的?

  汪坤:现在大家对新能源电池着火有一种过度的关注和焦虑。

  从统计数据来看,传统燃油车着火占比是万分之三,新能源大概是万分之零点一五,整个行业的安全性还是值得信赖的。

  电动车起火原因主要是由电池热失控引起的,而热失控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可分为机械滥用(如挤压、碰撞)、电滥用(如过充过放)、热滥用(如极端温度下使用)。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将着力打造一个“电池管家”系统,从机械安全、电化学安全、电气安全等多方面来做好电池安全防护。

  机械安全方面,我们应用高强度铝合金等材料与优良的结构设计来保证电池箱体结构强度,最大限度保证电池遭受意外撞击后箱体不会变形、挤压电芯。

  电化学安全方面,长安虽然不自己生产电芯,但我们有自己的团队在研究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并且参与了合作伙伴的电芯开发过程,对电芯层面的安全特性也有深入的研究。当前主要是通过优化安全阀设计、电芯与电芯之间增加隔热设计等方式来提升电化学安全。我们还与清华合作,从电池热失控机理层面进行深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电气安全方面,也就是常说的功能安全。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汽车行业通过功能安全认证的汽车企业,16年就通过了TUV的认证,我们也把这些宝贵经验也应用到了电池系统上。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加强被动安全防护技术。即使电池因受到外部撞击等原因而发生热失控,电池管理系统也能通过电压、温度、气体等特征信号在3s内完成诊断,如果情况严重,系统会自动向驾驶员发出安全预警,建议乘员尽快撤离。而且,我们还应用防火、防爆、区域隔离等手段来阻断热扩散,并将热量、烟雾、有毒气体排向车外,保证驾乘人员安全。

  除了这些措施,我们还应用了高效热管理系统,保证电池始终工作在舒适的温度区间,防止热滥用,并且实时监控、管理电池的工作状态。

  安全是我们守护的红线,产品上市前我们都会做严苛的试验,请广大用户放心使用。

  主流消费群体越来越年轻化,随着他们的年轻化,无论在营销策略和产品宣传方面有什么动作?

  汪坤:首先,从产品层面识别出来。一些产品需要适应家庭用户用户,一些产品是年轻化的个人用户。整体来说,年轻化是必然的趋势,心态年轻也是年轻化的表现,这个方面更多是想打造智慧能源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

  年轻人喜欢尝鲜,追求新技术,新体验。我们致力发展的智慧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还是情感连接的载体,包括互联终端,比如可以在车上处理一些公务,甚至它是一个能源终端,同样,更是年轻消费者的情感伙伴。

  同时,在宣传上,我们也会更靠近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渠道和平台,更注重体验式营销,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亲身感受到长安新能源的产品实力,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标签